【历年珍题】 2022事业单位联考(综合+职测)历年合集
【密训题库】2022事业单位联考密训题库
【图书推荐】 2022云南省事业单位联考ABCDE类
1. 甲纺织厂生产专门用于出口的棉布,所需原材料棉纱大部分由丙纱厂提供。一次,甲厂接受了一单海外订货,但由于当年棉花产量剧减,无法筹集足够的棉纱。恰好丙厂囤积了一批棉纱,遂将原来的价格由4元/米提高到9元/米。甲厂为完成订货,只好接受。请问,丙厂的行为违反了民法的哪项基本原则?( )
A. 自愿公平原则( ) B. 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C. 诚实信用原则( ) D. 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
2. 下列属于营利法人的是( )
A. 事业单位 B. 社会服务机构
C. 有限责任公司 D. 基金会
3. 甲、乙双方连续几年订有买卖“交流电机”的合同。有一次签订合同时,在“标的物”一栏只写了“电机”两字。当时正值交流电机热销,而甲方供不应求,故甲方就以直流电机交货。就民法的基本原则而言,甲方违反了( )
A. 自愿原则 B. 诚实信用原则
C.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原则 D. 公序良俗原则
4. 甲报社在赛事报道中称运动员乙服用了违禁药物,同时还刊登了乙比赛时的照片,经查乙并未服用违禁药物。甲报社的行为侵害了乙的( )
A. 名誉权 B. 肖像权 C. 姓名权 D. 荣誉权
5. 下列事实中,能发生不当得利的是( )
A. 债务人清偿还未到期的债务 B. 给付因赌博而欠的钱
C. 养子女给其生父母的赡养费 D. 顾客多付售货员的货款
查看解析答案翻页哦~
2022云南事业单位备考群
加群了解更多考试信息,获取更多备考资料
1. 【答案】A
【解析】平等原则包括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法律地位平等;民事主体平等地受法律保护,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关系。公平原则指在民事活动中,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在民事主体之间发生利益关系摩擦时,以权利和义务是否均衡来平衡双方的利益。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按照市场制度的互惠性行事。在缔约时,诚实并不欺不诈,在缔约后,守信用并自觉履行。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守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在本题中,甲与丙之间存在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丙厂趁甲厂急需棉纱提高价格的情况属于二者之间发生利益摩擦。综合概念和案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 【答案】C
【解析】根据《民法典》第七十六条规定,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为营利法人。营利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ABD选项都属于非营利法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3. 【答案】B
【解析】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关系。公平原则指在民事活动中,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在民事主体之间发生利益关系摩擦时,以权利和义务是否均衡来平衡双方的利益。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按照市场制度的互惠性行事。在缔约时,诚实并不欺不诈,在缔约后,守信用并自觉履行。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守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原则与国家政策一致。本题中,以直流电机代交流电机交货,属于欺诈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4. 【答案】A
【解析】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题目中甲的报道是虚假报道,乙并未服用违禁药品,侵害了乙的名誉权。侵害肖像权的要件是未经本人同意和以营利为目的。新闻报道不属于营利,因此甲在新闻报道中刊登乙的照片并不构成侵犯肖像权。姓名权是指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同时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因此,也不构成姓名权的侵犯。荣誉权是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获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题目中并未涉及乙的获奖情况,不属于侵犯荣誉权。因此,本题答案为A。
5. 【答案】D
【解析】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这也就在双方之间产生一种债的关系。D项,顾客多付的货款,属于没有合法依据并且损有损于顾客的利益,属于不当得利。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